大脑中浮现出许多想法,但每个念头都简短如呢喃,呈现消亡的姿态。人生的历史走到当下,自我的独立开放早已磨平棱角,于是被流放到封闭的世界,与无数灾厄同时坠落。无知的人类迷恋自毁自杀,瓦解自我的过程起初使人兴奋,让人感受悲剧的张力,然后这种意识迅速被瓦解掉,只剩下被迫受凌辱的可能。本人正经历灾难般的人生阶段,退行到人生的初始阶段,很显然没有再往后退的可能,所以我就被困在真自毁与享受悲剧性的岔路上。

我暗示人生毁灭毫无关系,可当一个寄居者整天保持无聊的低欲望状态直到生命结束。与现实完全脱节的想法根植在无意识之中,这只能是被动的结果。蒙蔽双眼是因为可怕的现实,我无法融入生活,与自我意识脱节成为一个受迫的对象。一旦试图反抗,结果总是很狼狈,情况变得比无知地活着更差了,然而我并不想重新回去。生命就此罢工,但这样只是把桎梏栓得更紧。

我很确信永远没法逃避畏的追责。更高的精神存在虽然一直遥远,但我可以凭借发展拉近距离。一个很严重的缺陷是,我认为成长与进步没有意义,这就否定了价值发生的源头。被迫生存与沉沦之间,本应存在的天梯一直被忽略与不信。试图坐享悲剧的张力,未等发生就尝尽了苦头,下一步行动迟迟未作出所带来的煎熬也与日俱增。

过去处境越糟糕的情况下,越容易产生激进、毫无现实感的狂想,然后就是长达数月的沉寂与衰落。浪费掉人生最有价值的超越性实在可惜,看似随时都可以超越自我,实则是人生最困难的抉择。如今我还沉陷在多年前挑战失败的阴霾里,对当年看似成熟实际反差出的幼稚感到绝望,回想起来只能感叹这是一个悲剧。信念翻转,沉陷在讨厌的生活形式里毫无反抗,丢掉了想穿越回去打自己的愤怒,活在模糊的时间之下。

进步、开放、发展、学习,想从封闭世界逃脱就需要这些词语。要从已死的道路再走一遍,还不允许重蹈覆辙,过去我对此长期充满先验的敌视,那是比起活在真空更没意义的事。但仔细想来便觉得荒谬,仅凭这种应激反应就将我未来的道路封锁住,根本算不上封闭吧。但能意识到这一点仍不够,没有自由和自律即使逃离出去了还会再度折返。这些抽象的概念在封闭世界里是不被认知的,比起通过意识到就能解决的应激障碍更难应对。所以更进一步,更深一层的反思是必要的,而反思本身也需要反思得到,保持思考没有徒劳的可能。

一通长篇大论后只为接触更本真的生活,社会化规训,碎片化上瘾,无意义的敌视该转移到这些上面。追求的是截然相反的生活,这才有所价值。


回归开放的阻力是什么?是现实干扰太多还是目标抽象无法集中。可以轻易找出廉价的理由,但都无济于事。阻碍进步的障碍是广泛的,被认定不可能跨越。我不愿使用“突破”一词,不仅因为文革军事化用语的关系,更是因为这个词对超越体验的简化与世俗化,使越界一开始就偏离了方向,仍旧朝向既定的死路前进。所以说不要总想着突破,即使真的有所谓的突破也不要以这种眼光去认可。毫无价值的问题是存在的,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也很常见,我不去回答也就不会被迷惑。

当下活着很虚无,偶尔会对一切杂事丧失兴趣,却永远无法戒除上瘾。欲望是不可能被扼杀的,无欲无求的生活并不存在,幻想生活的背后是压迫与奴役,我提前知晓真相也依旧朝坑里跳,看来仅凭意识到的作用微乎其微。没有反思就没有自由,不与自由超越的状态相比就永远没法远离沉沦。能够自由地展现真我,自由控制时间,自由实现价值到底是怎样的生活形式?比起盯着阻力,对完全陌生的领域展开联想更有价值。自由与自我同一在封闭世界里完全缺席,不见踪迹,因为一旦意识到就将迎来开放的世界。

不要再凝视黑暗凝视深渊了,这并不意味只看光鲜亮丽,对罪恶不管不顾。而是说凝视悲剧带来的张力而非悲剧的表面,对创伤重构叙事而非一昧沉浸过去。最近一年我没了后悔的意识,却仍没有逃出价值链条的罗网。失去了后悔的自由,那么无时无刻都会来不及悔恨就草率流逝掉。重新激活后悔之心,过去才不会继续侵蚀当下,美好的未来才变得有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