苍白天空下的午后,脱力感蔓延全身。上次写下我的生活已然崩坏已成为回忆,崩坏的生活有什么可过的呢?沉溺无尽的赌博惨败,沉溺重复的游戏,沉溺色情的泛滥,沉溺情绪价值在政治上的无情磨损……离开了这些刺激,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,想做的事情空空如也,责任也早已抛弃。理性在挣扎,不过是逃避型的理性,带领我逃向孤独封闭的领域,在冷门的角落里蜷缩待毙。

我的精神的确沉沦了,在一切价值投射的阴影下方坠落,幻想着倒错的意义。我痛恨没有悲剧的洼地,那里的事件转瞬间没了下文,被埋没在痛苦的泥沼,无人建立墓碑。我不想这样消失,我想大声喊出,可连心中完整的默念都难以实现。人的自我自发需要扩展,通过活动,通过留下意义。我正是在扩展自我这一方面出现了故障,对自我感到神秘,总是停留在自我本身,所以外界才被屏蔽被隔绝。这股阻碍一直冲击着我,我只能进一步封闭来克服。

我喜欢代入他人,因为这是最轻松的逃避方式。将自我暂放于故事之中,烦恼瞬间减半,自我拓展的目的也隐约实现了。但故事总有结局,每结束一次,我的分离焦虑就额外严重,以至于最近几年我一直生活在寻找下一个自我寄托容器的过渡时间。这显然是一种糟糕的模式,一些人通过共享故事体验,自我能更积极地拓展,我则是让自我变得更依恋,更无法独立存在。是的,我已然无法独自存在,过去一年表面是形单影只地生活,然而我对外界的依赖加深,对跃出环境的事件提心吊胆,对破坏现状感到无比恐惧。孤独无法转换为独立,只能沦为最无助的依恋,往往还是单方面的依赖。

我正是靠自我的投射,刺激的消耗来维持崩坏的生活。残酷的是,我所依靠的全是恶性消耗品,随使用的加深会越发不可满足,简直是恶性循环。理性告诉我,要跳出恶性循环,而不是再找替代品。但直白的理性无法解决精神问题,我对理性的叛逆同样在问题之中。突然意识到,我已然将自我抛之脑后,很久没考虑过自己的事了,也不敢直视自我。责任、成长、创造……这些词离我真是越来越远,甚至完全没法想象了。我的存在性同样看不见了,我不想下次看见时是因沉重的痛苦而唤醒。痛苦大多数时候带来的仅仅是痛苦而已,不要幻想别的。

注意力一转回自身,就感到沉重。但我决定保持这个状态,不再逃避。停留在荒凉的自我世界里,躲避欲望的漩涡,勇于拥抱自发的自我拓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