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始一次长时间的打字。进行深入思考。

前几天写的日记:

最近几天晚上在听第二遍《电气马戏团》。文字中透露出一种打破现实和小说的力量。独属于自己的孤独,只是活着就劳累不已,什么也不想做,尽管空空如也,但还是像上了马达般运作……
然而和第一次读相比又出现了新的理解。需要游走在伤痕的氛围中才有可能出现内在的不安息性,离活着越近,痛苦也就越多,整本书就处在不安息的阈限空间里,不断彷徨,最后又回到“活着”。大多数时间用来作无意义的思考,却没有运用那份不安息性,只是在“活着”的边缘挣扎。
不协调者将规矩的机械齿轮破坏,这不符合功利主义,但是可以从机械中爬出来,获得新的危机。作为局外人进行反抗,遭受整个世界的攻击,遭受来自自我的攻击。然而,在这个狭缝中也必须活着。从一所监狱跳进另一片沙漠,我们便止步不前了。超越的理想只能是梦中的眼泪,不是把自己当机械就是被排异。
首先得活着,然后要将不安息性化作力量。否则,我们没有未来,只能停留此处。反思带来自由的力量,开拓缝隙,我们也就能在自己开拓的地方存在,然后就拥有深度思考的空间了。
高考一百天,我会尽可能活过。也许我又想用功利主义打动自己,但表面功夫只会很快被冲没。人不能把自己当机械,也不能被当机械,因为是人。又如果继续躲在无比狭窄的狭缝里,同时应对两方生活的高墙,不知道能维持多久,空虚何时溢出。获得深入思考的空间(深入思考之前的深入思考),没有钥匙就无法进门,想要钥匙就得进门,内在的自我矛盾在此碰撞,自我意识也就因此觉醒吧。
全新的认识,全新的理解,不求机械降神,不从世界之外窃取,独立地创造而出。被隐藏的Aspect可以看见了,而且是拥有强大的能动性。我也拥有了一丝很不寻常的可能性,很久之前就有隐约的感觉,那是人最大的可能性。
不会重新回去,因为已经建立了斩不断的联系

最近我想注册一个mastodon账号,不使用sticky作为名字。这样做是为了与初中划清界限,证明我不是止步不前。想要表达内心黑洞的欲望愈发强烈,但一直因为看不见的桎梏还没开始就停止。想要独立与自由,绝不能成为动弹不得的巨婴。从网络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,就像水屋口一样把每天的无聊琐事宣泄在网上。所以需要一个完全崭新的身份供我的意识与无意识诉说。独自在文本中写了4-5年了,但每次写的时候却总有考试写作文难以构思的窒息感。难道我只能每天重复永不创造吗?

日记里写到:首先要活着,然后要将内在的不安息性化作力量。否则我们没有未来,只能够停留此处。反思带来自由的力量,开拓狭缝,我们也就能够在自己开拓的地方存在,然后就拥有深入思考的空间了。

我常常脱离“活着”的氛围,最终结局只能饱受巨大的虚无后回归。在此期间,我有很多必要之事可做的,我能够反思。

抽象的只言片语太过混乱,用故事表述?昨天早上思考毕业后想做的事,其中有一项就是写作。虽然玩了不少galgame了,但我还没能养成深入阅读的习惯,大多数时间还是按住Ctrl跳过或者狂按Enter。今天尝试阅读英文版的seabed和海市蜃楼之馆,勉强能看懂大意,阅读也必须很仔细,但为什么一会儿就放弃了呢?看来是存在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解决。

最近才发现,我的理解能力真的很弱。一些几年前就应该第一眼看懂的事,直到现在我才恍然大悟或者还被蒙在鼓里。每次尝试理解的时候,大脑一片空白,只能在滑稽的错误中惊醒。无疑,这降低我深入思考的可能性。冷静不下来真叫人暴跳如雷。

我想写一篇与《1984》相似世界观的小说,地点定在东亚国。内容包含各种元素,主要是以个人视角观测,思想转变作为转折,内在的不安息性作为主题。

这部作品的每一个字都只能在强烈的反思中才能写出,也许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如果可能,我会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写出风格迥异的文字。

今天就趁机开个头吧!

20xx年x月

镜中的人是谁?凝视着镜像中的自己,我陷入了沉思。轻轻捏着流淌过18年光阴的脸,镜像也随之变化。如果迎面走来一个我的克隆体,我也不会察觉吧,因为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看着瞳孔中的倒影了。

正值夕阳斜照,窗外金黄的日光狂放地吞噬我的全身。镜中也是光芒万丈,我撇开了视线。如此鲜艳的金色,为何看着会有种止不住忧伤?径直走入黑暗的房间,在台灯纯白的光照下,我翻开了日记。

3月1日

今天在学校操场的排水沟里看见一张光盘,不知道是谁掉在那里的。需要蹲下来斜着才能看见,排水口里没水,光盘看起来也没被浸湿,只不过手很难伸入,明天带个夹子去把它捡出来吧。但很奇怪啊,光盘、U盘在5年前就宣布进行销毁了,存储部件全部使用X盘代替,因为自带联网功能,价格也翻了几倍。